材料价格上涨,COB降价趋缓,走向客制化、个性化市场
发布时间:2019/12/26 18:09:29
进入今年之后,各家企业开始调整战略布局,纷纷转战高端市场及LED细分领域市场。其中,随着商业照明和工业照明需求的快速增长,具有优异光效表现的COB产品需求也迅猛增长,已然成为LED业内的香饽饽。
高工产研LED研究所(GGII)数据显示,到2019年,COB会占到LED照明封装产值的15%左右,在商业照明领域拥有很大的市场。而COB经过近6年的发展,自身优势也越来越突出。
当然,市场空间越大,竞争也就越大,也就面临着类似SMD器件的价格战威胁,那么COB距离价格大战还会远吗?一起来看看COB厂家怎么说。
物料价格上涨,COB价格难降
相信大家也已经注意到,最近两年多数封装企业蜂拥而至,加上贴片价格不断下跌,导致COB价格迅速下滑。不过,这些都是市场发展的规律。
晶台股份技术总监邵鹏睿博士认为,进入2016年以来,整个LED市场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,随着LED照明市场渗透率的迅速增长,COB市场发展也将逐渐趋于理性。
其实,不只是COB,现在各类LED器件都没有多大降价空间,或者说都是微利销售,甚至部分企业在亏本销售。“目前封装市场的COB价格已经触底,随着各大原材料厂商在逐步往上调整价格,COB价格下降趋势在第三季度已收缓。”
事实上,自2010年COB逐步成为市场新的需求点,截至到目前,连续六年的时间其价格一直在下调,从最初每瓦几元钱降至现在的每瓦几毛钱。
介绍,在常用的COB光源产品里,每个部分所占价格的比重排序依次为芯片、金线、胶水和支架,其中,芯片占到光源成本的五成以上,个别甚至会接近七成。所以,COB价格急速下调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芯片价格的下调。
经过这两年的价格拼杀之后,今年COB市场逐步趋于理性,而芯片、荧光粉、胶水及其他辅材价格已经到了一个相对历史低点。接下来,COB的降价空间已非常有限。
的确,今年行情逆转,LED行业“涨价风”此起彼伏,芯片、封装、显示屏、原材料等价格涨了个遍。
对此,鸿表示,“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已经没有太大的下降空间,所以COB价格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。”
厂商竞争激烈,细分市场成发力重点
市场一直都是非常残酷的,不断刷新底线的价格战已经让很多封装厂退出,随着封装原材料都在面临涨价的趋势,COB价格下滑的趋势也将有所减缓。
据透露,“由于市场竞争激烈,接下来各封装厂家会着重在细分市场发力,以保持产品毛利率。”
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,未来几年COB价格还会持续走低,但COB接下来的降价空间已经非常有限。看来,“COB利润日趋微薄,将逼迫企业在提升工艺技术,产生性能溢价,或形成新的价值体系,光源体积更小、光效更高的倒装COB将成为下一个市场趋势。”
然而,在倒装COB量产上,多数厂家持观望态度。分析,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倒装COB供应环节不成熟,国内企业更多的是做样品,不良率较高,暂时无法量产。同时,尺寸不统一,加工需求、客户需求不一样,也导致市场量产难度加大。
众所周知,COB有一个天生的优势,就是光品质好,它在光学设计效果上光色品质的控制上具有更大的优势,可是业界却往往忽视这一优势,局限在光效节能的指标上。
王高阳坦言,“现时的COB光源技术越来越成熟,市场对COB光源有了更为强烈的需求,封装厂商不再停留在初期技术解决阶段,转向追求高品质、高效率COB的性价比阶段,具有高性能高品质表现的倒装焊无金线封装技术也成为COB光源的新方向。”
COB技术成熟,多领域应用
LED进入照明领域后,球泡灯、平板灯、灯管等通用型的产品已经走到技术相对成熟的阶段,但COB仍在不断增加应用比例的阶段,它的市场增量在未来两年会有明显的增幅。
看来,“COB与中小功率有明显不同,LED将走向标准化,而COB恰恰相反,将会走向客制化、个性化的市场,整体的市场用量会逐步上升。当然,这也是下游企业对COB的真正需求。”
性能每年、每季度、每月都在提升,而价格却在不断下降,这是半导体行业常见的规律。
“作为COB厂商,通过创新和技术改进,包括扩大规模来保障产品性能的优势之外,还需要定义更准确的质量吻合度,以满足更接地气的市场价格需求。”提到,在需求上,从过去的商照,逐步发展到户外照明、车灯照明以及特殊功能应用市场。
当前,COB产品在筒灯、射灯、吸顶灯、户外照明的应用市场都是平稳增长的,特别是筒射灯和户外照明。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筒射灯等高端商照的出货份额为35%以上,用于户外照明(路灯、工矿灯、投光灯等)COB出货份额为25%左右。而吸顶灯由于应用特性不同,COB在使用上相较于贴片还没有足够性价比优势。
“与高功率LED相比,COB LED具有产品设计优势与高光效优势,能够提升高端照明市场的竞争优势。如是说。
“总而言之,稳定的质量,接地气的价格,快速的服务响应,与客户共同应对新技术、新市场、新竞争态势冲击的协同能力是满足需求的关键要素。